艾灸知識小科普 中國的“艾”字,“乂”本意為治理,恢復如初的意思。古代又稱年輕美麗的少女為“少艾”,正是艾的醫療之用的理想外延,能真正讓人保持青春活力的中國古代醫術。 艾灸用艾草的葉子制成,艾草在中國農村非常常見,而且使用普遍,中國人除了用艾做艾灸,還經常用艾草來煲湯、洗澡、熏蒸,也用來驅趕蚊蠅。 該療法的特點是不用服藥,無毒副作用,是一種綠色原生態療法。艾葉制成的艾灸材料,產生的艾熱,刺激人體皮表穴位或特定部位,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,去調整人體已經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,從而達到治病防病的目的。它成為常規常法而載入典籍,經歷了漫長的實驗研究,發揚沿用至今。 為什么艾灸療法如此神奇? 純陽之火: 艾之火,是純陽之火,故而中國古人把太陽稱為天之陽,把艾稱為地之陽!陽氣是生命的根本,內經云:“陽氣者,若天與日,失其所,則折壽而不彰。”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,已經太難依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。從小生活在空調、冰箱、冷飲無處不在的環境,加上不恰當的大量使用寒涼藥物,激素,寒食生冷食物,經常身體保衛不當,熬夜等等,人體健康所依賴的陽氣,容易被加速損耗,增加爐膛中的生命之火,變得越來越為現代人所需要。 如果,我們把陽氣算作一百,那么人從生到死,就是陽氣從一百到零的過程。故而,養生貴在保養陽氣,強壯陽氣。“艾火”之熱非其他發熱的物質所能比擬,艾在燃燒時產生的特殊的短紅外線,滲透力是普通長紅外線的3—4倍,能夠激活細胞免疫激活素,提高人體免疫力。 自動通病灶: 艾灸,同時具有自動找病位和通經脈的功能,艾火連續的燃燒,傳遞,可使艾火的純陽之氣,透達體內,通達病灶,打通阻塞,自動調節身體內部陰陽的平衡,從而達到養生治病的功效……“以溢奇邪,以行營衛,有余可泄,不足可補”是艾灸療法對這些中醫基本原則的靈活運用。中醫講所有人身上都有一種經絡現象,就像在一臺運轉的發電機身上,有電壓和電流。十二經絡與三百六十五穴,是人體臟腑之間互相傳遞信息的驛站和通路。艾灸就是打通這些個通路極好的良方。 中國古代醫學書籍,提到艾灸這種治療方法: “藥之不及,針之不到,必須灸之!”,是說很多針藥無愈的病癥,艾灸能夠治愈。 “保命之法”,灼艾第一”,是說艾能續命,艾能補腎。 可見艾灸在中國古醫學中的重要性,對于治病防病,養生延年的功效之大! 如何給自己做艾灸呢? 普通亞健康老百姓只需要先記住四個穴位! 中脘神闕氣海關元 中脘穴:在胃之中,當胃小彎處。所以它基本可以用治一切脾胃病癥。 艾灸中脘和胃健脾,降逆利水,提升胃動力,祛除濕氣。 神闕穴:就是肚臍。又名臍中,是任脈上的要穴。有科學家測量人體,發現肚臍下與肚臍上的比值正好為0.618。是的,肚臍就是人體的黃金分割點,也就是調整人體的上佳作用點。灸之則能讓人體之中該升的升,該降的降,從而使人體陰陽平衡,氣血和暢。 簡單的說氣海穴和關元穴的功效就是一個補氣,一個補血。 所以說只要把這四個穴位做艾灸做到位了,氣血充足,陰陽平衡,脾胃動力良好,人也就沒病了!就像一輛小車,油也夠,動力也夠,各部分配合平衡協調一樣,能跑得不快嗎?!堅持艾灸,不管是氣虛無力,精神萎靡,各種慢性疾病都能逐步康復甚至能夠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。 小貼士: 體質過于虛弱的如重病和年紀特別大的患者慎用 如有上火現象,可配合灸一下足三里或按摩足三里 艾灸過程中會有排病反應,如滿臉爆痘痘,拉肚子等,大家不用緊張。 為了從此不做北京癱,艾灸,從今天開始! |
艾灸補氣 從此不做北京癱
發布日期:2018-07-21 瀏覽次數:5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