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灸后的排病反應主要表現為病邪排出的一系列表現比如出汗、出疹、水泡、腹瀉、尿多、月經不調、白帶增多、咳痰、流鼻涕等等。但是這癥狀的出現往往讓灸友感覺不適,搞不清楚自己是舊病發(fā)作,還是灸后身體元氣恢復排邪外出的反應;尤其是灸友體內濕重痰盛的話,這些癥狀往往會延續(xù)很久,甚至長達1-2個月的時候,更讓人心里不安,是吃藥治療還是繼續(xù)艾灸呢?
其實,病邪以什么樣的方式排出是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,它可以是顯而易見的,也可能消失于無形之中,這些是和被施灸者的疾病和自身體質狀況密切相關,當然也與施灸的選穴與治療量有關。因此不能以是否出現艾灸的排病反應作為判斷艾灸效果的一個標準。
判斷艾灸效果的標準還是要以主癥是否改善,飲食、睡眠、二便、精力、體力等整體狀況,還有抵抗力免疫力是否逐漸提升來評價。
如果是艾灸后正氣祛邪的的排病反應,在出現排病反應的同時,體力、精力、睡眠、飲食都正常,沒有其他異常不適,比如有的人艾灸后大出汗,或拉肚子反而覺得更舒服,更輕松,這就是排病反應,而如果覺得沒力氣,甚至有虛脫的感覺這就是生病或灸后不適了。
有一種艾灸后的排邪反應――灸后發(fā)泡,排除燙傷的因素外,是體內濕濁寒痰外排的表現,一定要注意灸泡的后期護理,處理不當會引起感染,不但影響繼續(xù)灸療,嚴重的還需抗感染治療,那就得不償失了。
另一些反應比如小便短赤,口干舌燥,咽痛牙痛等,可能是灸后元氣恢復排散郁火的表現,也可能是灸量過大引起的陽氣升發(fā),當然使用了劣質艾條甚至假貨純屬“上火”都是有可能的,需要仔細分辨。
總而言之,如果正確選取穴位,掌握好施灸的方法劑量,我們身體精氣神的感覺是在逐步提升的,反之就要好好分辨灸療的整體環(huán)節(jié)有哪些問題需要調整了。